计划满、任务重!今年中国航天这些“首飞”值得期待
今年,首飞中国航天将保持高密度发射,计划今年可以说是满任九游“计划满、任务重”。中国值中国航天人在这个新春将如何起跑?
2025年:
中国空间站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;
我国的航天小行星探测任务——天问二号将启航;
多型新研型号火箭将全力推进,完成关键技术验证;
多型商业火箭将实施首飞,期待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将不断推进。首飞
2月12日,计划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,满任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“望宇”,中国值载人月球车命名为“探索”。航天
当奔月传说成为揽月传奇
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“望宇”,期待寓意遥望宇宙、首飞探索未知。计划今年载人月球车命名为“探索”,满任九游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。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张崇峰:我们做的载人月球车样机已经完成了模拟月面实验场的实验,已经进入初样阶段,正在进行详细设计和后续的工程试验。
中国人对苍穹的向往从未停歇。“嫦娥”两个字从奔月的传说变成探月工程其实也不过短短几十年。
2004年,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。
2007年,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探测。
2013年,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,玉兔号月球车开始探索之旅。
2019年,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。
2020年,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,带回中国首份月球样品。
2024年,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,带回人类首份月背样品。
2月12日,“望宇”登月服和“探索”载人月球车也和大家见面了。按计划,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,完成“登、巡、采、研、回”等多重任务,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。
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
2月11日,新型火箭长征八号改首飞成功,又一次打响了中国航天人在这个新春的起跑发令枪。长征八号改也称长征八号甲火箭,它的首飞成功,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。
长征八号改的高度超过了50米。上方是它的整流罩,也就是装卫星的地方,直径是5.2米,下方火箭的二级,直径是3.35米。所以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,它是一个“大脑袋、细脖子”的构型,非常有特点。
这样的一个“大脑袋、细脖子”,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失稳。在以前的火箭设计中,是基本不可能被采纳的。
这说明火箭设计思路有了很大的变化。以往在火箭设计的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求稳,因此设计理念相对保守,为此要牺牲掉很多运载效率,所以火箭的运输成本就很高。但是长八甲,主要面对的是商业航天需求。商业航天有什么需求?就是便宜,当然是在可靠的前提下。实现便宜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装,比如以前能装5吨,现在能装7吨。火箭在研制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,运输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。
大型星座需求牵引
多款新型火箭迎来首飞
2024年11月底,长征十二号首飞,才不到三个月,长八甲首飞。按照计划,今年还有力箭二号、朱雀三号、天龙三号等新型火箭要进行首飞。
为什么突然之间冒出来这么多新火箭,而且目标轨道基本都是低轨。答案就是需求牵引。千帆星座、星网星座这些低轨互联网星座,规划的都是上万颗卫星的大型星座。
除了技术,从中央到地方,也出台了很多扶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,起到双重促进作用。
2025年的中国航天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任务
今年,中国航天还有那些值得期待的发射任务呢?
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 杨宇光:今年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,因为要进行半年在轨驻留,要进行非常广泛的科学实验,根据以往的情况,也会出现需要出舱的情况。目前,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已经都确定下来了,无论是主选的乘组还是备份的乘组,都在进行紧张的高强度的训练。
这些年,飞船和火箭整个测试流程都在不断优化。
今年,轻舟货运飞船有可能实现首飞,满足未来中国空间站有应急的、短平快的需求,期待能够见到轻舟货运飞船造访中国空间站的激动人心的场面。
我国两个低轨的互联网通信星座的组网也开始了。我国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火箭在单项技术上已有了非常显著的突破,不但对于建设中国的大型星座,对于未来中国进一步拓展航天规模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今年还有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,就是天问二号发射的任务。天问二号是小行星探测任务,它要对近地的2016 HO3这样一个小天体进行抵近,然后进行环绕、探测,找准着陆点后进行采样,然后把样本送回地球。轨道器将规避地球,再进一步变轨,飞向更远的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主带。整个任务非常值得期待。
(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陶嘉树 吴天白 谭振华)
- ·广东红树林呵护再增强,2026年尾前实现高水平呵护
- ·军功章有她的一半!武警梅州支队表彰2021年度“最美军嫂”“五好家庭”
- ·现场勃勃生机!他们要给这个春天一点“颜色”瞧瞧...
- ·回家!4位全国人大代表圆满履职归来
- ·科技特派员助力饶平东山镇春茶破费
- ·平凡岗位展风采!为汕梅高速的“半边天”点赞
- ·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名单公示,梅州日报3件作品入选!
- ·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: 建议加快建设微生物顶层设计
- ·并吞北繁明码!澄海狮头鹅首个黑龙江孵化基地启动
- ·@社工、社工机构 全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已上线启用,注册网址在这!
- ·2020年度梅州十大原创歌曲、年度新锐歌手揭晓!梅州流行乐坛,与时代同行!
- ·漫步花海、定点投篮...梅州日报“庆三八 话幸福”活动展现“她”风采
- ·深圳市体育中心焕新归来!深圳新鹏城上演赛季主场首秀
- ·撑起妇女健康保护伞!2021年梅州市关爱女性公益保险项目仪式启动
- ·高标准打造《三河坝战役》系列微党课 梅州日报圆满完成井冈山采风行
- ·人勤春来早,春播育秧忙!梅州春耕工作陆续启动
- ·粤游新意|打造滨海旅游新高地,广东出实招!
- ·梅州周末要“凉凉”,雷雨大风、短时强降水,都配齐!
- ·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名单公示,梅州日报3件作品入选!
- ·油价迎首次“八连涨!@梅州车主,加满一箱油多花...
- ·重点治理6大问题!四部门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
- ·大巴车“搁浅”梅河高速,车内33名足球小将上演一场不比球技的“比赛”...
- ·水热适宜!梅州天气大好,春耕春播正当时...
- ·大巴车“搁浅”梅河高速,车内33名足球小将上演一场不比球技的“比赛”...
- ·广东林业财富冲刺万亿大关,绿美生态建树引领高品质睁开
- ·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关注张晓建议:推动设立11月9日为“中国消防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