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约限流、分类办理、量体温戴口罩...这个清明,疫情防控不放松!
测量体温、预约佩戴口罩、限流限制人数、分类放松九游分时分批……清明期间,办理群众人员流动增大、量体祭祀活动增多。温戴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,口罩控各殡仪馆、个清墓园多措并举,明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防基础上,强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,预约九游毫不松懈筑牢防疫安全屏障。限流
4日上午,记者在梅州市殡仪馆看到,办理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入馆市民测量体温,量体并引导他们根据需求分类办理手续,现场人流、车流高效有序。
“清明期间,我们将业务分为祭祀先人、悼念告别、其他业务三大类,在入口处为市民测量体温后,便可进行人员分流,每一类业务都在不同的地点办理手续,既保障了车辆快速通行,又让市民避免了扎堆聚集和长时间排队。”梅州市殡仪馆业务主任李婷荣介绍道。
市民郑根为此点赞。“整个过程比较快速,测量体温、登记信息、办理手续,几分钟就搞定了,基本没排队。”郑根告诉记者,在购买祭品时,店家还建议用鲜花代替纸钱,响应无烟祭祀。
梅江区仙鹤山庄、梅县区永乐仙庄、百岁山报恩福地等各大墓园,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,确保市民安全、有序、高效地缅怀先人、寄托哀思。“今年代祭、网上祭祀的业务较少,市民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有信心,大都选择亲自过来,而且有近40%的群众自带鲜花,比往年增长了一倍,但都能自觉配合防疫措施,文明祭祀、疫情防控理念已深入人心。”李婷荣说。
“我们采取实名预约、限人限时、错峰进园的方式开放祭祀活动。”永乐仙庄负责人梁国龙告诉记者,清明期间,墓园每一个半钟限制50户家庭进园,每户家庭限5人。
梅州市殡仪馆特制订了工作方案,3月27日至4月18日,保障遗体接运、火化、骨灰寄存和祭扫等基本殡葬服务,暂停集体告别会。有祭扫需求的市民要求提前预约,一天限50户家庭凭骨灰寄存证开展祭扫,每户一证限5人,每次祭扫限时20分钟。
“对于成功预约并前来祭拜先人骨灰的市民,我们统一不再收取祭拜费用。同时,加大对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力度,每个祭拜区域使用完后,必须经过卫生处理,再交由下一户家庭使用。”李婷荣告诉记者,他们还制订了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应急预案,成立应急领导小组,下设4个工作队,全方面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工作。
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,对清明祭祀要求限流表示理解。“以前我们都是一大家子10多人去祭扫,今年就派了4位家庭代表前往,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。”市民李女士说。
本报记者:刘巧 吴海清
摄影记者:钟小丰
编辑:杨乔颖
- ·减速农业数智化!茂名荔枝大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
- ·梅州市妇联反家暴系列宣传片正式推出!
- ·“刮刮乐”幸运儿!梅州购彩者刮中10万元
- ·每瓶自费仅需756元!罕见病SMA口服药利司扑兰落地梅州
- ·在展馆里也能“上天入海”?广东科学中心两大新馆今起开放
- ·“充电”!梅州市农村创业青年培训提高班开班
- ·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七涨一跌!嘉应制药领涨,宝新能源表现最活跃
- ·“首笔破零”!梅州跨境大宗商品采购人民币结算成功落地
- ·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,同比增长6.5%
- 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志贤:展望梅州的未来,充满信心
- ·“冻”真格!本周末,梅州最低气温或降至6℃
- ·@在外乡亲,省内异地职工医保个账可线上替家人缴纳梅州居民医保费用啦!
- ·番石榴、芒果种植技术教学|绿美广东,村落子种果树
- ·优秀!梅州5名科技工作者入选“广东科普讲师团”
- ·精彩“篮”不住!2023年梅州市工业园区企业职工男子篮球联赛开赛
- ·共享音乐魅力!这场省级合唱交流展示活动在嘉应学院举行
- ·2025年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冠军锦标赛揭幕战在广州举行
- ·打造文明出行亮丽风景!我市交警部门开展“文明礼让斑马线”宣传活动
- ·名单公示!梅州3个基础教育集团拟评为“省级优质”
- ·@梅州人 线下也可刷医保个账替亲属缴交城乡居民医保啦!
- ·1—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107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
- ·10月梅州CPI环比上涨0.2%,鲜果鸡蛋带动食品价格上涨
- ·转扩!周知!部分门特病种非长期有效,请及时办理续期→
- ·客家山歌音乐剧《林风眠》亮相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演出
- ·解码粤经济|全球首发的广东时刻:经济第一大省如何“量产”科技“爆款”?
- ·精彩“篮”不住!2023年梅州市工业园区企业职工男子篮球联赛开赛